你對那些洋將印象最為深刻呢? 中華職棒30年的歷史中,好洋將多如過江之鯽,鷹俠、風神、賈西這類穩定輸出的球員當然讓人印象深刻,但因為自己身為熊迷,印象最深刻的主要還是統一獅三連霸時代讓熊隊吃足苦頭的幾位超級洋將,例如費古洛、海克曼、布雷;還有中職進入運動行銷年代後的洋將,例如曼尼和羅力;而前者三位在8/31洋將大限才塵埃落定的洋將更是讓人難以忘懷。先前沒有例行賽成績作為背書,但最後卻在7-8月到來後確定留下打季後賽,這種就是以往我們俗稱的「拆福袋」;有意思的是,費古洛、布雷、海克曼這三位都是這一類,而且這三個福袋最後都抽中賓士。 布雷是在2006年8/17於統一一軍初登場,他的上壘率高、長打火力和掃壘能力驚人,加上高國慶和陳連宏這樣同樣具備高上壘率的中心打者,串聯起來讓打線殺傷力加倍,他的怪力驚人、全壘打產量豐富,超高的擊球仰角更突顯出當年部分球場全壘打標竿長度不足的問題。 費古洛則是2007年8/16抵臺,因應統一獅洋將布萊恩(這位本也是因應前大聯盟名投Jose Lima薪資未談攏的遞補人選)表現不佳而接替其登錄,他到9/17才在一軍初登板,作為將在臺灣大賽秘密武器的外籍投手,費古洛在例行賽時的表現只能說是平凡,尤其前兩局容易有開局亂流。 但費古洛的投球續航力好,而且滑球極有引誘性,他後來成為首位在總冠軍賽中1、4、7戰特攻拿下3場先發勝的投手,而且在隔年還重回大聯盟發展,加盟紐約大都會隊拿下勝投,是「旅臺就是神」這句戲言的經典案例。 至於海克曼,則是緊接著在統一獅未能續約費古洛後的2008年現身,他在08年7/8於一軍登板,而隔年賽季是在2009年6/28上陣,
魔龍傳奇試玩
於8/1才在一軍穩定先發。 海克曼的身體素質非常好,續航力強,身體又強壯,196公分、103公斤的壯碩身材,是統一三連霸時期外掛洋投中身材條件最好的一位。 這三位洋將不約而同都是獅隊在三連霸期間於洋將大限前網羅的秘密武器,而且最終表現都很好,與過去歷史上諸多開福袋、洗洋將的豪賭,最終踩到地雷的諸多案例相比,這三年的高命中率實是驚人。 先回顧一下費古洛在總冠軍賽的驚人表現。 2007年臺灣大賽是兩個重砲部隊的對決,也是我個人認為目前為止最經典的一次臺灣大賽,熊獅兩隊各敲出11支全壘打,至今仍是臺灣大賽紀錄,而面對暴力熊打線費古洛展現驚人壓制力,尤其讓幾位強力拉回式的強打者吃足苦頭,像當年正處巔峰的開路先鋒黃龍義和不動四棒陳金鋒。 黃龍義對費古洛的滑球一籌莫展,首戰五支零坐收,第七戰更是四打數零安打並全數吞K,當年黃龍義不但是熊隊核彈頭,更是年度盜壘王,在例行賽扮演攻擊發動機的要角,費古洛讓熊隊先鋒官熄火,更讓當年名聞遐邇的「聖母峰連線」出現打線斷層。 費古洛在首戰7局8K失兩分;第四戰7局9K失1分;決勝第七戰9局8K失2分,加上另一位洋投彼得在第二戰和第五戰接投滿7局,輔以潘威倫第三和第六戰分別吃下6局和8局(皆吞敗),雖然只有費古洛出戰必勝,但所有先發投手場場均為優質先發。 且不論是否都能有效壓制對手,單就吃局數能力來看,七場比賽統一獅三位投手的七場先發,每個人最少都能吃下七局,這樣的先發績效是非常驚人的,在短期賽決戰中投手戰力至關重要,只要先發投手能穩定消化局數,後援投手的負擔自然大為減輕,熊獅兩隊的打線各擅勝場,但在先發投手表現消長下,熊隊牛棚的消耗量更重,也成為系列賽後段的決勝關鍵。 更遑論除吃局數能力外,費古洛面對熊隊的打者真的表現很好。 2007年的熊隊不是現今桃猿的無差別打線,他們的前後段打者有著非常明顯的攻擊落差,而費古洛壓制最好的,就是當時打出生涯年的陳金鋒和黃龍義。 陳金鋒在2007年例行賽打出26發全壘打,更以令人咋舌的0.382高打擊率拿下打擊王,說這是他中職生涯最好的一個賽季絕不為過;而攀上生涯巔峰的黃龍義也有單季12轟之譜,(林智勝當時的重砲天賦正在崛起,尚未到達天花板)。 系列賽七場中,黃龍義對費古洛是13打數1安打吞下9K(第一場3K、第七場四打數全吞K),沒有敲出任何全壘打;而費對陳金鋒的壓制也很好,鋒砲當年臺灣大賽敲出4發全壘打,但沒有一支是棒打費古洛(打彼得2支、潘威倫2支)。 回顧獅隊三連霸的每一次冠軍賽,統一獅都打滿七場,要挑戰三連霸到最後最為殘破脆弱的往往就是連年爭冠中消耗殆盡的牛棚戰力,從今年桃猿的牛棚就可見一班,而昔日連四年殺進冠軍賽,並挑戰三度奪冠,對於統一獅隊和投手陣容而言,是一場修羅級別的戰役。接力在費古洛後,連兩年在臺灣大賽橫空出世、成為南霸天奪冠擎天巨柱的海克曼,就是度過這場修羅試煉的關鍵。2008-09臺灣大賽,海克曼連兩年一四七場先發特攻,取得5勝1敗的成績,並且連續兩年毫無懸念的拿下冠軍賽最有價值球員,幫助府城雄師完成霸業。 布雷、費古洛、海克曼、這三位獅隊三連霸最重要的洋將,不約而同都是在8月洋將大限前才開箱,而最終得到的善果也讓很多人想問,統一獅隊在洋將選材與球探體系是否有獨到之處? 首先,必須先說明,洋將在臺灣的發展好壞有兩大因素。 一是專業技能的呈現、二是適應環境的能力。 第一點,和球探的挖掘能力有關,第二點則和管理部門(包含球隊翻譯、防護員、庶務管理……等)協助選手適應環境的具體作為有關,這些幕後工作者,我們通稱為後勤部隊。 大家都知道,進入一個新職場對任何一個人而言都需要環境適應期,更何況是前往異國單身赴任、加上職業別又是高壓、高淘汰率的職棒舞臺時,適應和融入的速度尤為重要。 專業技能這個就不用再提,這是職棒對洋將的基本要求,但即便球探部門眼光獨到,找到一個真正具備高戰力潛質的洋將,決定他能否如預期充分發揮所長的人,其實是球團的後勤部隊。 一個人進入新職場能否站穩舞臺,除了本身的專業能力外,職場中有無好的引路者也是關鍵,洋將來臺除了要有戰力,最重要的是快速適應臺灣環境,
ATG戰神賽特
克服語言隔閡、與新教練和隊友共處,這些都只是基本功,其他更有像濕熱氣候、飲食、教練團的調度定位、還有日常生活所需等等問題,這些場外要素都可能牽動洋將上場的表現,而這些要素能否快速解決,就決定在球團翻譯、防護員、球團管理……等後勤要角。統一獅在三連霸時期能接連在8/31大限前的福袋拆到核武,球探系統挖掘新洋將的功力不在話下,但能夠順利發揮所長,並非巧合或運氣好能一言以蔽之,而是上述的後勤部隊在這方面的功夫做得夠紮實。 其二,獅隊當年外掛洋將命中率高,是建立在本土戰力培養良好的時空背景下,我覺得這一點時常為人忽略,把功勞皆歸功於畢其功於一役的外掛洋將,無疑是不夠準確的。 當年統一獅的土投戰力非常完整,尤其有潘威倫這種每年穩定輸出雙位數勝投兼有穩定吃局數能力的本土王牌,當時嘟嘟表現穩定、正邁向巔峰,這給予獅隊尋找外援時更高的容錯率,而在壓力相對小的情況下更能發揮專業眼光,土洋相輔收事半功倍之效。 2007年,獅隊以兩個例行賽有實績驗證的投手:嘟嘟(16勝2敗、ERA:2.26、勝投王)、彼得(14勝7敗、ERA:2.03),搭配當年8月中拆的福袋費古洛,最終三人在冠軍賽合計七場先發全為優質先發。 潘威倫在 2007-2009 的三連霸期間,是土投中最安定的存在,這三年間他拿下勝投王和防禦率王各一次,每年雙位數勝投加上自責分率2至3間是基本配備,獅隊三連霸那三年冠軍賽的先發投手陣容,在2007和09是靠兩個例行賽有實績的投手(07:潘威倫&彼得;09:潘威倫&雷鵬),才加上福袋費古洛和海克曼,是已有穩定基本盤後才輔以拆福袋方式,2008年雖然艾瓦多+海克曼等於是兩個福袋,
娛樂城推薦dcard
但在潘威倫的穩定表現下終究能穩定大局,才把艾瓦多表現不好的狀況彌補回來,沒有讓獅隊的霸業敗在福袋踩地雷的情況下。 三連霸時期,太多人把焦點放在外掛洋投的貢獻,而忽略了潘威倫這個安定的存在 當時統一獅本土選手養成進入黃金收割期,三連霸黃金世代都將邁入巔峰,其他球隊之所以在8/31抽福袋冒著高風險,就是因為全年例行賽穩定輸出的本土選手質量不若統一,一旦在8/31以新洋將淘汰例行賽慣用的舊洋將,最終結果就是一翻兩瞪眼,若新洋將在季後賽表現不如預期,就真的會栽在爭冠的最後一哩路上。 本土選手群養成邁入完熟收割期,讓獅隊更有本錢拆福袋一搏,像投手潘威倫、林岳平;野手高國慶、高志綱、潘武雄、陽森、楊松弦、陳連宏和黃甘霖,不是正在邁向巔峰就是正值巔峰期,本土選手能穩定輸出的情況下,洋將遴選的決策風險就能降到最低。 我們可以拿今(2019)年做個對照,如今中職四隊在本土投手穩定者稀缺的情況下,光能穩定吃局數的土投都屬罕見,今年中職洋將抉擇都以曾有在例行賽留下實績的洋投續留求穩為先,自然更難出現像過去這樣宰制級的外掛洋將。 第三點,後勤部隊功不可沒,如上所言,球隊翻譯和管理對於選手的融入至關重要,統一獅隊的泰哥(蘇元泰)是中職各隊中最資深的翻譯,他從味全龍時代就投入洋將翻譯工作,見慣大風大浪,對於協助洋將適應的經驗和相處時的眉角掌握非常好。 從找尋洋將的得心應手,可以擴大說明關於球團管理部門的角色重要性。 球團翻譯並不只是一個翻譯機器,他代表的是球團對外籍選手和教練的第一層門面,如果做得不好,會影響洋投來臺的意願,連帶影響球團對外尋找洋將的口碑,比方說,過去曾有一個洋投抱怨過某球團的翻譯「不懂英文」,讓他與教練團在投球使用量的問題上溝通不良,最後導致受傷離臺,隔年同一個球隊邀約時他也以退休為由,拒絕再度加盟。能夠當上翻譯,當然不會真的「不懂英文」,就是與洋將相處和作為溝通媒介時的關鍵眉角沒有拿捏好而已。 反之,如果細節掌握得當,球隊翻譯不但有可能改變一個外籍選手在臺發展的結果,也可能讓好洋將願意長期續留、甚至介紹自己身懷絕技的朋友一起來臺助拳。 例如義大犀牛和富邦悍將的翻譯瑞哥(謝章瑞),2013年因為他的居中協調和用心牽線,
RSG電子試玩
才玉成了後來席捲中職的曼尼旋風,聽瑞哥與洋將的互動故事時,讓我感覺到他會去觀察選手的需求,而不是只擔任語言轉換的工作,有時候更像是保母;因為能夠被球探看中的洋將大多都有實力,「能否適應環境」才是他們來臺後能發揮真實能力八成還是五成的關鍵,有時候開賽前,想吃點點心、喝點可樂,這種小事其實與戰力無關,單純就是心情問題,瑞哥盡可能用心協助,讓洋將們心情好,上了場戰力或許就有更高的機會順利發揮,簡單一個小動作的協助,本來可能因短期失常而被免洗的洋將,就能站穩腳跟成為長期戰力,甚至成為球星。 除了在場上的即時溝通,翻譯有太多重要的細節不為外人所知 另一個例子,2007年季初,布雷開季狀況極差,四月單月僅一發全壘打,打擊率更低到只有兩成出頭,若比照今年各隊使用洋砲的容忍度(艾銳克、里迪和柏納帝納),布雷早就被獅隊洗掉、成為另一個被臺灣球迷遺忘的「空包彈」了;但在充分了解布雷的狀況後,統一獅並沒有急於開鍘,而是給了他更多適應期,並做出棒次調動的調適方式,這是管理和翻譯人員等後勤部隊與球團充分溝通、完整傳達狀況後的成果,也因為他們的努力,才有了之後布雷的諸多全壘打紀錄。 這就是為什麼除了球探部門的眼光精準之外,翻譯、球團管理……等這些和洋將朝夕相處的人非常重要的原因,球探負責找到戰力,而翻譯和球團管理則是幫助他們適應,讓他們能一如預期的盡展所長。 上述提到富邦的翻譯瑞哥,他和曼尼、羅力、伍鐸、布魯斯、甚至是克魯茲教練這樣的著名洋助人都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關係,甚至逢年過節都還會越洋問候,過去有緣當隊友,保持良好互動,買賣不成仁義在,久而久之,球團對外找洋將的口碑就會更好,不會僅靠待遇來吸引選手,口碑好,將會成為尋找洋將的良性循環。 良性循環不只於此,上面提過的統一獅隊泰哥,他本來是味全龍隊的翻譯,因為和洋將賈西相處好,所以賈西後來加入統一獅(改名凱撒)後,還介紹他到獅隊擔任翻譯,成為另一個互助的案例,不是只有翻譯可以幫洋將保住工作,反之亦然。 最後,把話題回到洋將,一個好的洋將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除了戰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外,有隊友、媒體和觀眾緣其實是很重要的特質,好的洋助人,除了反映在戰績和數據績效外,有些人更可帶來球隊凝聚力,例如克魯茲教練;尤有甚者,還能讓團隊工作者和隊友有技術和觀念上的提升;例如兄弟象隊史首位拿下全壘打王獎的洋砲德伍和當年象隊防護員衣sir(衣思訓)的交流就是,
5298娛樂城
德伍在1997-99年效力兄弟象,在早年臺灣職業運動訓練和防護科學尚未完備普及的年代,他帶給衣sir很多相關的觀念交流,兩人因此結為好友。 又例如布雷和高國慶的相互影響,布雷和高國慶這對統一三連霸時期的三四棒連線,對彼此有著深厚的影響力,當年高國慶是統一獅重點培養的中心打者,但一直沒有進一步的突破,主要是生涯前三年處在打擊型態的尷尬期,因為打擊率偏低、三振偏多,所以陷入許多強打者的困境,就是「要不要鋸掉砲管、放棄全力揮擊,去追求擊球率提升,減少三振數,提升打擊率。」 2006年布雷的到來,在身教和言教上都給高國慶的瓶頸突破帶來極大助益,他認為高國慶的條件可以追求全力揮擊的長打模式,其次是他的手長,不需要畏懼外角球的攻擊,這點對於高國慶邁向巔峰的發展至關重要,2007年他改採追求長打模式,不但成為20轟級別的打者,打擊率和三振率也沒有因此表現更差,而在國慶的成績有所突破後,也反過來在布雷低潮時,成為掩護布雷的第四棒打者,布雷在從四轉三棒後壓力大減,順利度過四月的卡彈期,得以順利留任,最後才有機會讓球迷見證他的重砲風采,這是土洋選手教學相長的經典案例。時不時聽到有朋友在討論,現在的洋將和職棒初期最大的差異點何在?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多面向的,但我個人認為,對於洋將的要求,無論是早期或是如今都沒有改變,戰力永遠是基本訴求,近十年來,更看到洋將帶來對本土選手、後勤部隊在觀念提升上的助益,此外,我認為如今洋將與過去最大的差別是「好洋將也能夠做為行銷主軸了」。 這個改變,我覺得是以2013年作為分野,這一年是臺灣職棒進入運動行銷大躍進的時代。 早年的職棒,洋將的角色很單純,就是純粹的戰力考量,無論是鷹俠、王漢、賈西,到布雷、費古洛、海克曼,球隊的重點仍只圍繞在戰力層面上,很少有人會想把這些跨海助拳的選手當作行銷賣點,原因是一來是當年的運動行銷模式、商品開發質感,以及其行銷主軸都還在且戰且走的土法煉鋼模式,連本土選手的行銷操作都不能說做得很好了,更別提把觸角延伸到洋將操作上。 而近年來,洋將不但可做為戰力、可作為商品開發主軸,更可以成為主題日的宣傳賣點,例如前幾年兄弟象的傳奇日、還有今年統一獅30周年慶時王漢和布雷作為嘉賓的回歸等皆是;這個行銷氛圍和操作廣度,是從2013年後逐年演進而成,其中的催化劑就是曼尼和羅力。 2013年,當經典賽的好表現讓球迷意猶未盡,新接手的義大犀牛球團,也一改前身興農牛末年的全本土政策,不但要找洋將、更要找超級洋將!經典賽餘威加上曼尼旋風,挽救了自前次假球案後的票房低靡狀況,
金旺娛樂
至今維持5至6千人場均的穩定度,也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各球隊開始電子化應援,也給予內野邁向全主場經營的契機。 至於羅力,他是勇壯後第二個在臺發展穩健且長年效力的洋投,更曾經兩度勇奪投手三冠王,他有球星的實力與氣質,卻沒有大牌選手的架子,無論在採訪時面對記者、在場邊與球迷互動都親和力十足,也讓球團願意開發相關商品,在富邦接手後,更為他量身訂做質感十足的三冠王紀念外套。 在臺灣球團行銷日益熟成、商品質感逐年提升的今日,洋將不再只是一堆數據的集合體,而是吸引球迷進場的新誘因,近年的復古日有愈來愈多懷舊洋將的活動及相關紀念商品問世,費古洛的開球、王漢和布雷回娘家,兄弟向經典致敬……等都是;期待在良性循環下,未來會有更多兼具戰力、魅力與商業價值的洋將來臺獻藝,不只在場上帶來戰績助益,也可以在行銷中帶給球迷更多驚喜。 延伸閱讀旅臺洋將的好朋友 富邦悍將翻譯謝章瑞重鎚轟天雷 統一獅超級重砲布雷 Photo credit:運動視界圖輯、統一獅官方粉絲團、友人提供。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卓子傑的暴力熊天團!,